茶叶常识 分类
AG九游会如何区分茶叶的优劣?

  AG九游会每种茶的评判等级是有明确的指标要求的,这个指标要求是最基础的硬性要求,借助这些要求我们可以相对简单地去判断一款茶的好坏。

  按照标准的评判,一款优秀的茶AG九游会,它有哪些基础特征,在专业书籍上的描述至少是符合的:

  比如有些人说:“我喝的金骏眉两三泡就没有味道了”、“我喝的金骏眉香气非常迷人,特别浓郁”、“我喝的金骏眉茶汤是琥珀色哎”,我们对应书里的意见描述一一去对应,在符合描述的基础之上,还有其他更好的感受,那自然是好的;如若不然,那不是你的感知有问题,就多半是茶不好,这一点毋庸置疑。尽管书沉淀的内容会过时,但理论永不过时。

  一般来说,特级的茶肯定是比二级的茶要好喝的,如果个人觉得二级的好喝,特级更差 ,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去看看医生,是不是感觉出问题了。

  所谓八因子评茶法,是指审评茶叶时,内质和外形计分各占50%,外形评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内质评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

  香气是茶叶冲泡后随水蒸气挥发出来的气味。由于茶类、产地、季节、加工方法的不同,就会形成于这些条件相应的香气。

  汤色在审评过程中变化较快,为了避免色泽的变化审评中要先看汤色或者嗅香气与看汤色结合进行。汤色审评主要抓住色度、亮度、

  汤色随茶树品种、鲜叶老嫩、加工方法而变化,但各类茶有其一 定的色度要求,如绿茶的黄绿明亮、红茶的红艳明亮、乌龙茶的橙黄明亮 、白茶的浅黄明亮等。

  叶底主要靠视觉和触觉来判别,根据叶底的老嫩情况、均乞程度、色泽好次、整碎程度和开展与否等来评定优次,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掺杂。

  评叶底是将杯中冲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放入审评杯盖的反面,也有放入白色搪瓷漂盘里,倒时要注意把细碎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用叶底盘或杯盖的先将叶张拌乞、铺开、揿平,观察其嫩度、匀度和色泽的优次。如感到不够明显时,可在盘里酌加茶汤揿平,再将

  徐徐倒出,使叶底平铺看或翻转看,或将叶底盘反扑倒在桌面上观察。用漂盘看则加清水漂叶,使叶张漂在水中观察分析。评叶底时,要充分发挥眼睛和手指的作用,手指按揿叶底的软硬、厚薄、平突、壮瘦等,用眼睛看芽头含量、叶张卷摊、光糙、色泽及均匀度等区别好坏。

  芽或嫩叶的含量与鲜叶等级密切相关,一般好的茶叶的叶底,嫩叶含量多,质地柔软,色泽明亮,均匀一致。好茶叶的叶底表面明亮、细嫩、厚实、稍卷,差的叶底表现暗、粗老、单薄、摊张等,而焦叶、

  专业审评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

  这就跟我们去吃饭一样,装修得特别好的餐厅饭菜就一定好吃吗?得吃了才知道。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感觉,这款茶,喝了给你的身心带来极大的愉悦感,是一种美的享受,自然就是好喝了。

  1.香气:这里并不是说茶叶越香越好,而是说,茶叶首先要有香气,主要应表现在茶汤里面,而其次这香气我们要求它纯净,通过香精阿啥的人工因素合成的不要!香气中带杂味异味的不要!香气也是一种气味,我们要求它不要同时夹杂其他乱七八糟的味道。

  2.口感(滋味):口感好的表现大概有“茶汤醇厚”,“茶汤鲜爽”,“茶汤柔滑”等。

  4.韵感:这个比较难形容,更形象的说,可能不是很贴切,是口腔与鼻腔之间共鸣的一种气息。

  5.关于茶叶的整碎度,其实不足以作为评判茶品质的重要标准,因为茶叶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都有可能会有些碎末。买的时候大可叫店家帮你把末筛选掉就是了。

  茶叶的条索变得稍松,在颜色方面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变得灰暗枯暗色,绿茶变化是最大的一种茶叶,会从绿色变成黄褐色。

  大家好,我是仁易普洱茶,一个可以让大家明明白白喝茶的自媒体,今天继续我们的线种实用价值是什么:

  9,通过了解之前的第八点,我们知道了食物影响人的认知,科学的食物属于变质,所以产生的负能量,让我们并不相信食物能修复与改善基因,但是当我把“吸烟”的案例拿来对比,我们了解了真相。从案例中,由于科技的食物属于变质,所以有保质期,有剂量,当环境变了,它就有可能有毒,而传统的食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常态下,它以发酵的结果来实现食物的保质期,所以它并没有剂量的说明,总体以无毒的形式为标准,这样的食物才有养生,保健的效果。从中我们了解了科技的缺陷与传统的优秀。

  10,精通无接触辨认属性的能力,它可以避开不安全的食物,药物等等。这个技能比仪器检测安全性更精准,因为,仪器检测安全性都是抽样,所以我们吃的食物,药物不等于检测的品质。而我们的常识知道,吃的品质,决定了提供我们的营养,或能量的对错,好坏,它们决定了我们身体状态的关键因素,也就是影响我们身体健康与疾病的关键。该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实时辨认食物品质的能力,从而在饮食上保证了最大限度的安全性,从而保护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如果属性不对,那么就具有一定的毒性,比如上火,身体就会冒痘痘,这些都是食物“毒性”的表现,需要通过身体本身来分解,排毒等等,而这些毒性引起不适的状态,就会有感冒,亚健康,慢性病状态的产生。

  11,预判能力,能预判什么?它能判断新茶是否能越陈越香,老茶是否年份属实,老茶是否能安全食用,判断茶叶,食物,环境安全性的技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通过“无接触”技术看风水,鉴定品质。环境属于风水的一种表现,环境中有空气,微生物,病毒等,它创造了万物,万物有品质,有属性,人接触到这些的好与坏,从而导致我们亚健康慢性病,其实就是我们在一定的周期内接触到的风水能量属性差的关系,所以喝懂普洱茶就有了一部分预判能力。这个技术能帮助我们判断吃下后,最终是无毒,慢性中毒,还是急性中毒的状态。

  12,证实“符咒”“巫医”的能力是否属实,如果承认了中医,营养,能量决定了人的体质,状态,健康与疾病,那么,我们不得不面对中医的前身,也就是巫医的真实性是否属实?如果用出来了,属实,没用出来,假的。当明白了普洱茶的时候,我们可以明白中医的前身,巫医的真实性是否属实,我所说的是巫医的技术,也就是符咒是不是真实的,还能不能用?

  13,身体灵敏度的提升,通过喝懂普洱茶,我们最先受益的是口腔灵敏度,当我们感受到茶叶的甘,辛,酸,苦,咸之后,我们可以明白,茶是一味药,是药食同源的基础。

  14,让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变为“测得准”,这能让我们的生活不再迷茫,让我们真正获得身心灵的健康。通过现代科学,我们知道了西医,很多人运用科学知识,对生命科学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基因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只要掌握基因,它可以解释生命的一切,但新冠病毒疫情,给了我们沉重的打击,并且还在人群中不断升级,变异。这个案例说明“测不准定律”,但是如果您喝懂了普洱茶,运用其思维,技术,我们可以将测不准定律,变成测得准。那怎么说呢?我们需要用“无接触看芽头分品质”技术来破解“薛定谔的猫”假设,当破解后,生命的测不准定律也将打破,我们将真切体会到,生命的线,真正的嗜好品:当喝懂了普洱茶,我们才会理解,真正的嗜好品是什么。很多人认为,嗜好品是上瘾的,其实并不是,因为需求与上瘾是两码事,其结果是无毒与有毒的区别,但我们都体验到了“嗜好”状态,那我们怎么分辨呢?在这里给出干货,需求是在“到位”的时候,身心会告诉你,可以了,而上瘾不会,上瘾这个东西,即使明知道有问题,拉也拉不住你,或者偷偷去做。喝茶上瘾,这是人们对标准茶的误解。因为,上瘾的茶是说明了茶有毒,有需求的茶说明了茶无毒,这才是我们的标准茶。怎么分辨有毒与无毒的茶?还是要通过“无接触看芽头分品质”技术来检测品质属性。

  以上是喝懂茶叶后的实用价值,如果懂茶了,自然就可以区分茶叶的优劣了,从外观上,由于科技的关系,我们肉眼无法看出茶叶的好坏,我们需要用的是:心眼。因为所有视频教您用眼睛看外观,口腔品滋味,看茶汤,最后我们买到的茶又是什么呢?那么我们需要优质的茶,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技术要怎么证明专业性,怎么能让你看到,是不是就成了重点呢?

  喝茶是平日最大的爱好之一,钟情于红茶、绿茶、乌龙茶,写文与大家探讨交流,没有利益关联。

  茶叶是一种价格非常不透明化的产品,评判一款茶叶好坏的指标非常多维化,而且主观性也很强,这也导致茶叶的价格变得更加的迷幻。正山堂万元级别的金骏眉,有些人(比如我自己)觉得品质是很不错的,鲜甜清新可口,但是也有不少茶友会觉得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可以卖到万元的价位。而有时候如果运气好,尤其是通过一些特别的渠道买到一些一两百元一斤的茶叶,喝起来也很不错。

  所以茶叶这种产品,我总觉得不存在一概而论的值不值某个价格,茶叶值不值他的价格,是一种非常主观的判断,重点在于你自己觉得值不值,茶无上品,适口为珍,这句经典的话,估计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适合自己喜好的就是好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好的口感,那就完全没必要为品牌和外形的附加价值买单,如果是送给重要的人,那就一定要看重品牌、外形带来的附加值。

  不知道大家平日里喝茶都在什么样的价位。经过几年买茶喝茶的经验积累,我觉得,首先,如果是在线下去茶庄买茶,完全可以先尝后买,只要是香味和口感符合自己的喜好就可以买,不过我觉得线下买茶价格还是很高的。线上买茶我建议不要轻易去碰200元一斤以下的产品,这种价位买到好茶的概率不太大(当然并不是完全买不到,只是概率较小),另外就是价格过于昂贵,比如高于2000元一斤左右的茶,我觉得也没有太大的必要,2000以上的茶叶品质可能会比1000多的好,但是好不了太多,茶叶毕竟是一种农产品,茶叶叶子里的成分也都差不了太多,不会产生天壤之别的差距。

  这款上清老街的水仙岩茶,我是去年夏天就买了的。去年买这款茶叶是因为被别人种草,然后买了回来之后尝了一次就放弃了,当时完全没喝出任何好的口感。然而前几天因为天天喝红茶、绿茶有点儿腻,又把这罐茶翻出来,调整了一下冲泡的方式,发现这个茶其实挺不错的。

  先讲讲冲泡的方法,非常重点的在于出汤速度要非常快,第一泡大概3-4s就要出汤,我去年没尝出好感的原因主要就在于出汤速度太慢了。如果3-4s出汤,体验是不同的。

  这款茶干茶闻起来是一股比较明显的木炭气息,冲泡之后略带一些花香,香味不算非常突出,这也不是这款茶主要的优势。冲泡之后按照正确的方式出汤,口感确实是不错的,首先喝在嘴里略有一种乌龙茶独特的厚重感,不知道如何去形容,略有一点麻麻的感觉,可能就是所谓的岩茶的岩韵,同时,仔细品尝,味道当中也带了一种清幽的甜味,回甘也是不错的,生津时间挺久,回味不错。

  岩茶的细分种类比较多,水仙、肉桂等。我觉得水仙其实还是最好入口的,相对来说跟红茶等其他茶类的接近程度也高一些,肉桂对于我的感受来说就属于比较重口味的茶了。

  安吉白茶给人的感觉总是高雅和清新的,冲泡之后的叶底和汤色相对于普通绿茶来说都要淡一些,让人觉得有一种天高云淡的感觉。所以,我觉得对于安吉白茶的品饮来说,茶叶的外观,尤其是冲泡之后叶子在杯子中的形态还是挺重要的。以前买安吉白茶不论是明前的还是雨前的,总觉得梗子比较大、叶片瘦长、叶多芽少。不过,极白的这款安吉白茶外形倒是还不错的,芽头比较饱满,梗子少,看起来比较肥壮,冲泡之后基本上也是一芽两叶比较匀整,在杯子里的形态观感还不错。

  这款安吉白茶香味属于清香,清新感不错,香味不浓,略带一点儿青气。茶叶的匀整度还可以,基本上都是一芽两叶,大小比较匀整,稍微带一点儿单独的叶片,不多。口感方面鲜爽度是可以的,这也是安吉白茶的主打特色,味道不苦不涩,但是同时也比较淡,安吉白茶一直都很淡,这一款相对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茶味还可以。我的经验是这种茶要稍微多泡一会儿,等叶子彻底沉下去之后,茶汤颜色变深了之后,再品尝,味道会浓郁一点儿。

  茶叶这种东西每个人喜好不同,虽然很多人可能会希望茶味浓一点儿,但是对于一些女性朋友来说,可能安吉白茶这种清淡的感觉也比较适合。这款极白的安吉白茶我觉得比市面上其他的所谓明前茶还是要好一些的,价格在千元左右一斤,并不算特别昂贵。

  祁门红茶属于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但是我平日里喝了不少大小各大品牌的红茶,要说香浓,祁门红茶真的不算特别浓,整体来说会比正山小种等红茶香味浓一些,但不算特别浓。叶生华的这款祁红香螺,香味最大的特点不在于浓,而在于香味的高级感。这款茶的茶香不论干茶还是冲泡之后的香味,都可以闻出非常明显的花果香,就是在普通茶香的基础上,又带有一种甜甜的香味感受,同时又有点儿类似那种成熟的果子透露出来的那种清新感,很舒服。冲泡之后,又能闻到比较明显的蜜香,这款茶的香气层次感很不错,属于比较正宗的祁门香。

  这款祁红香螺属于中高端的产品,干茶上面有比较丰富的金毫,美观度不错,黑色的部分也比较乌润。我喝红茶也比较喜欢快速出汤,冲泡的时候大概5-6s左右出汤,汤色金黄透亮,喝在嘴里,甜润感很明显,同时也具有比较醇厚的茶味,不苦不涩,甜感占据最主要的味觉感受,回甘和生津感都很不错。

  卢正浩不算是西湖龙井最大的品牌,但是如果说网络上的销量,卢正浩应该比其他几个比较大的品牌都要多。相对来说,他们家的龙井分类、分级都做的比较明确,从品质和性价比的角度来说,都是比较不错的一个品牌。

  明前的西湖龙井价格比较昂贵,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情况,这款明前西湖龙井399元的价格150g,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正常的,不算高。这款茶鲜叶没有特别介绍,直观判断应该属于龙井43的树种,而并不是群体种,茶的香味还是很浓郁的,这也是炒青绿茶最大的特点,炒青相对于烘青那种比较隐匿而悠扬的茶香不同,炒青绿茶的香味是张扬的。不过这款龙井香型还是比较正常的豆香型,那种高端龙井所隐含的那种兰香在这款里面咩有体现。

  冲泡出来,基本上一芽一叶到两叶为主,没有特别大的梗子,也没有什么不匀整的碎叶。叶底倒立在水中,观感不错,茶汤比较清澈,嫩黄色为主,冲泡时间长了之后呈现深黄色。口感方面鲜爽感不错,浓郁度也不错,大概3泡左右味道都挺好。特色不算特别鲜明,但是不论怎么看来,都是性价比比较好的西湖龙井,毕竟那种特别高端的西湖龙井都是好几千元一斤的价格了。加上这个品牌加持,不论是自己喝还是送人都是挺好的一个选择。

  之前对徽六这个品牌的好感不太强,虽然他们家其他品类做的非常一般,但是不得不说,他们的瓜片确实算是比较好的,毕竟也是个中华老字号品牌。

  六安瓜片相对于其他的各种名优绿茶来说,价格是比较便宜一些的,这款六安瓜片的单斤价格超过了1500元,在六安瓜片领域中算是比较高端的产品了。茶香还是以烘青绿茶比较传统常见的栗香为主体,青草气倒是去除的比较彻底,闻不出青气。干茶比较匀整,碎的比较少。

  茶汤呈亮黄色,纯净度和透亮度都可以,口感方面鲜爽度尚可。其实对于六安瓜片来说,因为采摘时间稍晚一些,而且不采用芽,纯粹使用叶片,所以鲜爽度并不是这种茶的主打,重点其实还是在于茶味的浓郁度上。这款六安瓜片的浓郁度还不错,比上面说到的龙井和安吉白茶都要浓一些,但是因为去除了梗子,所以浓郁的同时又不至于有非常明显的苦涩感,所以相对来说这款茶的品饮体验还是比较有特点的。

  六安瓜片相对来说比较小众一些,虽然属于十大名茶,可能喝过的人不算特别多,这款茶特点比较明显,适合喜欢这种口感的茶友们,不妨一试。

  碧螺春想买到比较正宗好喝的,可能难度是绿茶当中最大的之一了。之前买过很多种,基本上都没法满意,好多都看起来很美观,喝起来很惊吓。对于碧螺春这种产品来说,不妨就直接考虑重点的大品牌了。三万昌这个品牌在碧螺春品类中算是比较标杆性的品牌。

  这款明前特级二等的碧螺春,等级标注从叶型上来看,还是比较严格的,基本上都是一芽一叶到一芽两叶,芽头比较肥壮,叶子也比较嫩小,梗子比较少,干茶上面的茶毫比较丰满,符合标准中的描述。

  茶香以栗香为主体,香味浓郁度不错,如上面介绍龙井时所说,碧螺春也属于炒青绿茶,香味的表现也是张扬的,对于喜欢干茶浓香的朋友来说是不错的体验,而且这款碧螺春的茶香中基本上也没有青草气。不过,那种最高级碧螺春的花果香倒是并不明显,口感方面也类似于龙井的那种感觉,鲜爽感和醇厚度都还不错,中规中矩。

  历史意义上的碧螺春实际上指的是苏州的洞庭山碧螺春,我国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名称也是洞庭山碧螺春。但是因为实际生活当中,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使用碧螺春这个简称去替代,所以导致很多人都并不知道碧螺春真正的核心原产区在哪儿,所以市面上就可以见到各个地方产的碧螺春。

  爱喝红茶的人一定都知道金骏眉和正山小种,正山小种号称是世界红茶的鼻祖。不过买正山小种和金骏眉也比较麻烦,好的价格特别贵,比如正山堂的正山小种野茶基本上都是六七千一斤,金骏眉更是上万,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日常消费的。而来自江苏的宜兴红茶,其实是对于正山小种红茶非常好的替代品,品质和特征都比较接近,但是价格却要低一个档次。

  这款乾红牌的宜兴红茶,从干茶的特征来看,就非常接近于金骏眉,冲泡之后查看叶底,也是金骏眉那种独立的芽头比较丰富。不过相对于正宗的金骏眉来说,这款宜兴红茶的金毫要更多一些,可能是工艺上还是有一些差异。树种都是小种红茶。

  如果是对武夷山桐木关红茶比较感兴趣又不愿意付出那么多钱的茶友,这款茶倒是可以替代一下,虽然说整体品质还是有差距的,但是相对而言已经算不错的小叶种红茶了。

  凤牌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了,他们家的经典58产品也是个网红产品,主打口粮和性价比。不过单单看经典58的品质的话,我倒是觉得比较一般般。如果要尝试滇红,我倒是更建议他们家的金芽产品。

  这款茶的干茶看起来也不错,都是芽,不过芽比较大,因为滇红是云南那种乔木形的大叶茶树种产的,跟其他灌木型的茶树还是有差别的。大叶种红茶代表性的就是滇红和英红,这款凤牌的金芽在大叶红茶中算是一个不错的产品,性价比也是可以的,188元的价格100g,不算很高。

  四川的雀舌类茶应该是泡出来颜值最高的种类之一了,一颗颗的芽全部站立在水中,很美观。但是有利就有弊,这种茶往往杀青程度不高,青草气往往比较高,而且通常很容易味道苦涩。这种茶最好的选择就是竹叶青,但是竹叶青这个品牌已经脱离了普通老百姓了,除了送礼,我实在想不出来对于我这种消费水平的人来说有什么理由买来自己喝。

  峨眉雪芽的这款雀舌,如果用来自己喝其实就挺不错的。这款雀舌从外观和冲泡之后的样子来说没什么不好的,也都是芽头,都是站立在水中,比较美观。茶香的青草气还是有一点儿明显的,可以直接闻到,口感上中规中矩,苦涩味比较淡,不算很浓郁。这款茶对于茶友们来说,是体验雀舌类绿茶的一个性价比比较高的产品,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体验过这种外形产品的人们来说,挺不错。不过这种绿茶往往品饮体验上相对来说要稍微逊色一些,但是喝起来也中规中矩,不至于有很明显的苦涩感等。有利就有弊,这款产品重在外形。

  这款是手工猴魁,香味栗香中带一些隐约的兰香,这种香味在绿茶中算是比较高端的香型了,不过香味不是特别浓郁,尤其是干茶的香味。冲泡之后,茶香倒是可以比较明显的散发出来,不过冲泡之后就以栗香为主了。口感上,刚开始鲜爽感不错,味道整体比较淡,介于龙井和安吉白茶之间,耐泡程度大概4泡左右,这款茶最大的特点是其回甘不错,喝下之后嘴巴里可以生津挺久。